海西新聞網訊(柴達木日報記者才格增)今年2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我州5名先進個人、2個先進集體獲表彰。都蘭縣熱水鄉的莫龍剛獲先進個人榮譽。他扎根基層8年,始終懷揣著滿腔熱情奮戰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為脫貧攻堅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莫龍剛在2009年7月從中國礦業大學畢業時,就榮獲了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頒發的“支援西部”優秀畢業生稱號,畢業后在青海省測繪局第一測繪院參加工作。2013年,莫龍剛積極響應省委組織部“萬名干部下基層”的號召,前往都蘭縣香日德鎮掛職鍛煉,后因工作業績出色,在都蘭縣政府的挽留下,索性直接把工作關系轉到了當地。他先后在香日德鎮、都蘭縣扶貧辦、都蘭縣熱水鄉、縣農牧和扶貧開發局任職,主要負責相關脫貧攻堅工作。
2015年,莫龍剛任香日德鎮黨委副書記主管全鎮脫貧攻堅工作,香日德鎮的貧困村、貧困戶數量屬全縣之最,是全縣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莫龍剛遍訪村戶、找準問題、精準施策,各項工作均走在全縣前列。因工作成績出色,2017年他調任都蘭縣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專職副主任。
2018年,莫龍剛被調任為熱水鄉任副鄉長,并兼任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縣農牧和扶貧開發局副局長。在此期間,他經常走進熱水鄉牧區群眾家中,克服語言交流障礙,給牧民宣傳各項惠民政策,引導脫貧戶樹立“脫貧光榮、勤勞致富”的觀念。不管是在香日德鎮,還是在熱水鄉任職期間,他都努力奔赴在脫貧攻堅工作最前沿。為建立更加全面、完善的扶貧檔案,多少個夜晚,莫龍剛在一個個數據核對、錄入中度過,多少個寒冬,他精心指導各村扶貧專干掌握脫貧攻堅業務。在與他的聊天中,記者發現他隨身攜帶的關于脫貧攻堅的袖珍筆記本已經密密麻麻記了幾本,里面涵蓋了貧困村、貧困戶、幫扶情況等基本信息。
幾年來,不管出差、下鄉還是春節回家,他總是帶著手提電腦,走到哪里工作就到哪里,保證他負責的各項工作不脫節,全盤工作有連續性。
莫龍剛認真、做事不拖拉的那股勁兒感染著身邊的人,在領導和同事眼中,他就是“拼命三郎”。同事李萍說:“他的業務工作能力強、水平高,能圓滿地完成各項任務。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不怕苦不怕累,加班加點干工作,充分體現了一種吃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7年都蘭縣成為海西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順利實現304戶819名貧困人口脫貧清零、43個貧困村退出和貧困縣摘帽的目標。
莫龍剛告訴記者:“能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我內心非常激動也倍感自豪,同時心里也是沉甸甸的。我覺得這份榮譽不是我一個人的榮譽,我只是作為代表來領取了這份榮譽。這份榮譽是所有扶貧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全縣農牧民自強自立的結果,這份榮譽是屬于都蘭縣每一個扶貧人。獲獎既是鼓勵也是鞭策,目前,鄉村振興已經拉開帷幕,今后,我會繼續努力,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進一步做好易返貧人口的監測幫扶、扶貧資產清理、小額信貸催收及新增貸款、涉農資金整合、穩崗就業、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后續扶持等重點工作。”
莫龍剛以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青年的使命和擔當,在脫貧攻堅路上始終守牢初心、勇擔使命,揮灑汗水,譜寫出了一曲絢麗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