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對深入學習宣傳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法律法規提出了哪些要求?
堅持以推進生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打造美麗中國、美麗世界的青海樣板。圍繞打造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踐新高地,重點突出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青海、兩次參加全國兩會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學習領悟、鉆研詮釋、有效傳播、躬身實踐上有作為、走在前列。圍繞打造生態安全屏障新高地,加強自然資源類、生態環境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學習宣傳教育,推動提升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功能,夯實生態安全的基石。圍繞打造綠色發展新高地,深入宣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建設和打造好“四地”、培育好“四種經濟形態”營造優良法治氛圍。圍繞打造國家公園示范省新高地,緊貼建成管好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和加快推進青海湖、昆侖山國家公園的建設,加強《三江源國家公園環境教育管理辦法(試行)》《三江源國家公園條例(試行)》《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法規及相關政策宣傳教育,用國家公園省的創新實踐彰顯大美青海的無窮魅力。圍繞打造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新高地,大力宣傳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依自然法則謀事、按自然規律辦事的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科普宣傳,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圍繞打造生態文明制度創新新高地,廣泛宣傳與綠色生產和消費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與之相關的我省法規規章制度時,要及時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及時加強解讀,以有效的制度管山治水、護藍增綠。圍繞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護和系統治理新高地,大力宣傳長江保護法、《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以及生態環境保護、江河湖庫保護、應對氣候變化、草原森林防火、水土保持、能源資源節約利用、飲用水水源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長江青海段“十年禁捕”、黃河青海段“五年禁捕”和青海湖第六次封湖育魚的相關法規、政策,努力繪就出天人合一的山清水秀、林茂田豐、湖凈草綠、沙穩冰潔的青海生態畫卷。圍繞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新高地,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動物防疫、植物檢疫、植物新品種保護、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宣傳教育,讓青藏高原這片凈土始終成為飛禽走獸的樂園、花草魚蟲的田園、生物多樣性繁衍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