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茫崖位于青海、新疆、甘肅三省區交匯地帶,轄區內有3個鄉鎮、9個社區,生活著漢、回、蒙古、藏等多個民族。近年來,茫崖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以及省委、州市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著力在強化思想引領、空間布局、為民服務、權益保障上下功夫,扎實推進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試點工作呈現新成效,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穩步提升。
在茫崖拍照留念的各族游客 攝影/陳莉
“強”思想引領 構建常態化保障機制
茫崖市堅持把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作為新時代城市民族工作的戰略性任務和基礎性工程來抓,成立由市委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和城市社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和責任清單,確定先行試點社區。由市委主要領導組織召開動員大會,分管領導通過召開推進會、現場會、座談會、督查調研等,推動試點工作落地見效。
與此同時,立足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目標,將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等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納入全市鄉鎮、社區干部例會、書記講黨課、書記有約、“三會一課”等學習計劃,定期開展“學考補”微課堂、專題宣講、交流研討、周學周測等活動,切實提高領導干部掌握民族政策、處理民族事務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開設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知識、信息、視頻、微海報等宣傳。打造民族團結主題廣場、文化長廊、民族團結宣傳一條街等宣傳陣地5個,切實讓各族干部群眾深刻認識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豐富內涵,為扎實做好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工作夯實思想基礎。
茫崖市中心廣場
“強”空間布局 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
統籌城鄉建設布局規劃和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大力推進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在旅游開發、旅游服務、餐飲娛樂等重點項目建設中融入茫崖特色的石油文化、石棉文化元素,著力打造青藏高原特色石油新城。規劃啟動便民生活圈,統籌布局學校、社區、醫院、老年人活動中心、便民商圈、停車場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著力打造“進得來、留得住、過得好、能融入”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
順應人口大流動、大融居的特點,按照國家戶籍制度改革要求,不斷放寬進城落戶條件,優化辦理流程,對有意愿、有能力、有條件的各族群眾均可辦理城市居民戶口。采取保障性住房各民族分散居住方式分配,將轄區3個鄉鎮少數民族家庭嵌入式分布在9個社區的10個住宅小區。
堅持文化引領,深入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加大對各民族文化藝術作品創新創作支持力度,在全市各類文藝演出活動中,充分體現時代特色和民族風情。各社區有序組織開展各族群眾共同參與的文體娛樂活動,促進各民族相互欣賞、增進交流,推動形成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良好氛圍。開展送書送戲送演出下鄉、鄉村文體競賽等活動,積極開展中華傳統節慶和民間文化體育活動,極大地豐富各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茫崖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長廊
“強”為民服務 構建宜居型社區環境
依托茫崖市8個社區服務中心,為各族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真正實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辦成所有事”。結合國家社會救助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具體措施,建立健全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等12項社會救助制度,涵蓋醫療、教育、住房、社保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為各族群眾就醫、就學、就業等提供堅強保障。
充分發揮校園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全面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落實免試就近入學政策以及國家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連續多年,全市義務教育各民族適齡兒童入學率、完學率、畢業率均達到100%。全市各學校全面實施“陽光招生”“陽光分班”、混班混宿,實行“嵌入式”管理、“插花式”分班、“一對一”幫扶,促進各族學生共學互助、共同成長,全市學生連續多年高考升學率達100%。
堅持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吸納招收各地各民族員工,積極對接企業、社會組織為各族群眾擴寬就業渠道,邀請行業模范代表、優秀教師為各族群眾提供就業指導、職業培訓,提高就業能力,先后推薦穩定就業達500余人。
茫崖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企業”互觀互檢活動現場
“強”權益保障 構建“一家親”和諧關系
以黨建引領民族工作創新發展,堅持把民族事務治理納入社區共建共治共享范疇,建立由社區牽頭,轄區共建單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區志愿者、少數民族代表人士共同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廣泛聽取各族各界代表意見,切實保障各族群眾平等參與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增強各族群眾的歸屬感、參與度。
各社區通過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將民族宗教事務細化到每個網格,確保“四知四清四掌握”。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常態化組織轄區愛心醫生、志愿者為高齡老人、困難老人、孤寡老人提供健康義診、幫扶救困、社會救助等服務。依托城市信息管理系統,常態化完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基礎信息,加強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切實提升城市民族工作水平。
積極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熱心服務暖民心”系列活動,利用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提供就業指導、職業培訓、子女入學、醫療衛生、社會救助等方面的信息服務,做到服務有平臺、有窗口、有指南、有微笑。各社區堅持踐行“你有所需、我有所應”服務理念,設有流動人口服務站、共享活動室、“石榴籽”調解室、協商議事會等服務平臺,定期開展“大走訪 大排查 辦實事”專項行動和節慶日慰問等活動。密切聯系青年志愿者開展愛心幫扶,打造“愛心敲門”“滿意服務365”“幸福養生大課堂”等服務品牌,成功創建陽關小區、金山路小區等多民族共居模范樓棟8個,花土溝鎮及其所屬社區均已創建成為省市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