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須斌
幾百年前,這里被稱為“阿力騰德令哈”,“阿力騰”是“金色”之意,“德令哈”是“世界”或“原野”之意,合起來就是“金色世界”或“金色原野”。
幾百年后,在這片廣袤的金色世界,德令哈市政府充分利用當地富集的光照資源,依托較為完備的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加快推進以光熱發電為主的新能源電站建設,形成全國重要的新能源電力輸出基地,打造全國光熱發電技術應用示范中心,塑造光熱行業國家標準,并依此構建太陽能利用人才教育培訓中心。同時,依托國內首家商業化運行的塔式光熱發電項目,打造光熱發電技術攻關平臺和光熱產業聯盟,重點推進光熱發電熔鹽化改造進程,全力突破相關技術瓶頸,推進光熱發電產業發展,一個“光熱之都”正在西部高原崛起。
“金色世界”是陽光格外厚愛的地方,是水草豐美的牧場,是潤澤農作物生長的綠洲。這里是青海蒙古柯魯克旗的駐牧地,看看那些詩意浪漫和樸素寫實的地名吧:巴音河,富饒的河;布依泰恩烏拉,福氣的山;陶斯圖,酥油般的地方;蓄集產奶多的福地;可魯克湖,水草茂密的湖;托素湖,酥油般的湖;懷頭他拉,西邊種青稞的地方……自從踏上這片土地,悠揚的牧歌伴隨著牛羊馬駱駝游走,讓人們享受著大自然溫暖陽光和富饒沃土的恩賜。
進入21世紀,當綠色能源的浪潮席卷全球,金色世界德令哈,因陽光而興盛的土地,站到了新時代的前沿。德令哈地處柴達木盆地東部,年均日照時數為3200小時,年均太陽總輻射量為6600—7000兆焦/平方米,屬于我國太陽能資源A類最豐富區域,且高于A類資源地區平均值。這里土地征用成本低,環境容量大,新能源項目并網條件好,水資源相對豐富,京藏高速公路、國道G315線、G215線、G109線以及發達的省道、市道提供了交通便利,是發展光熱發電產業的理想之地。德令哈市依托陽光資源優勢,按照“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技術發展”的工作思路,落實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緊跟行業發展,有力有序推進“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2016年9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建設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的通知,中廣核德令哈5萬千瓦槽式項目、中控德令哈5萬千瓦塔式項目同時入選名單。
德令哈推進以太陽能為主體的光熱發電、光伏發電產業,加快發展太陽能光伏(熱)產業園區產業,成效日漸顯著,光伏(熱)產業園區電站已經成了當地工業發展的一大亮點,也是城市形象的一張靚麗名片。那一排排、一行行、一塊塊藍色的光熱定日鏡和光伏板,連片布列,全面鋪展,猶如蔚藍的海洋,泛著粼粼銀光。那矗立的吸熱高塔,好似擎天一柱,頂端光芒萬丈,耀眼奪目。這里,定日鏡和光伏板沿著地平線延伸,吸熱高塔聳立,構建了新的高原景觀。
2023年7月下旬,我應邀參加第六屆海子詩歌節并來到德令哈。活動期間,主辦方安排我們到中廣核德令哈200萬千瓦光熱儲一體化項目參觀。我們乘坐大巴車,前往德令哈西出口光熱產業園現場。在一名技術人員帶領下,我們坐電梯到達辦公大樓頂上,聽他介紹項目情況。鳥瞰四周原野,相當于360多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地上,矩陣排列、整齊劃一、莊嚴肅穆的鏡海,一望無際,蔚為壯觀。偌大的場面深深地震撼了我們,紛紛以鏡海和巍峨峻峭的柏樹山為背景留影紀念。
2015年8月,中廣核德令哈主體工程開工,這是國內第一批光熱示范項目中首個開工的項目。2018年6月,國內首個大型商業化槽式光熱電站——中廣核新能源德令哈50兆瓦光熱儲項目一次帶電并網成功,成功填補了我國大規模槽式光熱發電技術的空白,使我國正式成為世界上第八個擁有大規模光熱電站的國家,能夠實現24小時連續穩定發電。2018第五屆中國國際光熱電站大會授予中廣核德令哈項目“示范項目推動獎”,以表彰該項目在推動中國光熱事業發展中所作的突出貢獻。隨著國家提出“30.60”戰略,中廣核緊跟國家政策,繼續開發了中廣核德令哈200萬千瓦光熱儲一體化項目,該項目計劃于2024年底建成投運,每年可節約近6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萬噸,環保效益相當于造林4200畝。
每一個走進光伏(光熱)產業園區的人,都會禁不住生發感慨,因為太陽能光熱電站,讓生態環境悄悄發生改變,讓昔日的戈壁換了新顏。由于定日鏡反射陽光,鏡場內蒸發量明顯減少;定日鏡每過一段時間要用水清洗,水流進土壤,滋潤了植物生長。鏡面下,綠植搖曳,充滿勃勃生機。
現在,光伏光熱產業園區光熱電站項目已成了五湖四海游客到德令哈必去的網紅打卡點。游客或自駕,或乘車,紛至沓來,興致勃勃地放飛無人機,拿出手機、照相機拍照攝影,發抖音、發快手、發微博、發頭條、發微信朋友圈……分享他們看到的戈壁瀚海上海市蜃樓般的現代化光熱產業的奇景。
陪同者告訴我們,近年來,國家和省級部門也相繼下發了關于推動光熱發電規;l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全方位保障光熱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推動清潔能源、環保能源、可再生能源從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從而創造了太陽能光熱領域的多項中國第一。
2016年8月,中控德令哈公司10兆瓦塔式熱發電項目熔鹽儲能系統成功并網發電,建成投運國內第一座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這也是世界第三座實現熔鹽儲熱功能的商業化運營電站。2018年底,二期工程完工,實現并網發電,年發電量達1.46億度。每天鏡場內的27135面定日鏡同時工作,追蹤太陽的軌跡,會微微移動,將陽光反射到吸熱塔尖的吸熱器上,通過作為吸熱介質的熔鹽在吸熱器內進行熱能量的收集,驅動汽輪機發電。該站裝備國產化率超過九成,核心數據指標如聚光精度和光熱轉化效率等,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補齊了過去太陽落山就沒電的光伏短板,可以全天候24小時連續、穩定、可靠地發電。
新能源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目前,黃河、華電、中控、中廣核等光伏(光熱)發電項目并網運行,德令哈市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2850兆瓦。德令哈綠電占比已達94%,正大踏步向近零碳產業城市邁進,崛起為國家清潔能源高地。
光伏光熱發電產業的勃興,改變了德令哈的城市布局。一邊是樓宇高低錯落、綠樹掩映、河水淙淙的主城區,一邊是鏡面似海、陽光照射、氣勢磅礴的現代化工業場面,兩種不同格調的風景,遙相輝映,讓人一睹而難以忘懷。產業的發展增強了地方財力,加大了基礎設施、市政建設的投入,德令哈市的綠化、美化、亮化漸入佳境。再回想1988年7月,海子在《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詩中曾這樣描寫:“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光陰荏苒,時過境遷,德令哈的發展日新月異,與那時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德令哈,是溫暖的中國太陽城、現代詩城、浪漫之都。
金色世界給予了豐厚的饋贈,也為德令哈工業發展開辟了廣闊天地。目前,已基本構建起“技術試驗-裝備制造-發電站”為一體的新能源全產業鏈格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新能源全產業鏈集中發展的區域。10萬噸多晶硅、20GW單晶拉棒等一系列新能源裝備制造項目正在抓緊建設。從多晶硅到單晶硅,打造光伏全產業鏈;從發展新材料產業,打造有色金屬的精深加工產業鏈等。
德令哈市區通往光伏(光熱)產業園區的主干道,被命名為金光大道,寓意深刻。這是寄托太陽能產業發展的美好愿景,這是凝聚金色世界對未來的向往,這是通向繁榮富強、富裕幸福的金光大道。
入夜,德令哈燈光秀開啟視覺盛宴。巴音河畔、大街上、夜市里、公園中,華燈綻放,火樹銀花,流光溢彩,魅力四射。知否知否,正是金色世界的光電,讓德令哈之夜如此璀璨絢爛,傾倒世人。
離開德令哈前夕,湖南詩人甘建華與我們漫步在金光大道,隨口吟詠了一首現代新詩,其中有句:“德令哈的夜色/星落如雨/繁華明亮的街衢/絕不遜色于內地任何一座城市/而當我們在勁爆歌聲中/就著燒烤/仰首喝下幾杯啤酒/醉眼惺忪中/發覺那些說不上來的/光電名詞/其實也能傾倒慕名而來的/四海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