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近年來,海西州都蘭縣聚焦枸杞特色產業優勢,按照“建基地、延產鏈、創品牌、促外銷”的思路,圍繞枸杞產業品質培優、基地建設、產品研發、品牌推廣等方面,持續推動全縣枸杞產業逐步從有名有實向有能有效轉變。
聚焦“基地穩杞”,在集約發展上出實招。先后投入5.1億元建設都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著力完善生產加工、產品物流、科技研發等七大功能區,撬動社會資金7.5億元建成烘干、色選、保鮮、榨汁、提取等110余條生產線,建成全國集中連片種植規模最大、單產產量最高、產品品質最優的柴達木枸杞種植示范基地,枸杞產業從數量型、規模型向質量型、效益型發展。健全完善線上線下枸杞銷售體系,投資3450萬元的都蘭現代農業產業園特色農產品展示中心完成建設并投入運行,引進42家企業入駐。運行以來,已完成枸杞交易8300噸,交易額達2.49億元。目前,都蘭縣共種植枸杞20.06萬畝,占全省種植面積的44.8%,占全州種植面積的50.28%,枸杞鮮果年產量達20萬噸。
聚焦“龍頭強杞”,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高度重視枸杞產業主體培育及產業結構優化,大力實施主體培育行動,現有枸杞行業企業、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超110家,都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駐企業53家,專業合作社19家、家庭農場12個。制定《都蘭現代農業產業園助企紓困十條措施》,與入駐企業簽訂廠房租賃協議,為企業提供生產運行車間,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構建以“種植-初加工-精深加工-產品流通”為主的枸杞產業鏈,扶持引導大漠紅、翔宇科技、豐海等龍頭骨干企業增加枸杞產品就地加工轉化投入,已衍生出枸杞蜜、枸杞飲料、枸杞酒、泡騰片等8大類40余種枸杞精深加工產品。
聚焦“科技活杞”,在成果轉化上求突破。圍繞枸杞產業優勢,加大新技術和設備引進,推動產業向精細化、高端化發展。通過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和都蘭縣002號科技特派員工作站技術推廣,加大基于農機農業融合的蘺架栽培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減少企業、合作社及農戶在枸杞種植過程中的成本投入。以青海枸杞鎖鮮保質技術為導向,引進青海首臺枸杞低溫真空脈動干燥設備,提升枸杞干燥效率與產品品質,解決鮮果枸杞采摘后易腐爛、貯藏時間短等突出問題。成功申報省級基礎研究計劃項目2個,科技特派員專項1個,持續推進高原枸杞根腐病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集成項目,積極探索安全有效的枸杞根腐病防治措施。加大枸杞良種繁育力度,實施都蘭縣高原枸杞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建設高原枸杞良種繁育基地1050畝,年產優良枸杞種苗500萬株,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750萬元,利潤總額達630.13萬元。
聚焦“質量保杞”,在安全監管上見實效。把牢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發展定位,著力構建枸杞現代化種植基地,認證綠色有機枸杞種植面積12.9萬畝,培育綠色農產品企業16家,通過歐盟ECOCERT、德國BCS等國際知名認證機構認證,成為全省唯一一家通過歐盟有機和國內有機雙認證的縣區。大力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綠色防控工作,推動規模化、標準化富硒有機種植基地建設,完善枸杞種植全過程標準化生產監管體系、有機認證體系、質量追溯體系,全面推廣枸杞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枸杞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2.1%。
聚焦“品牌立杞”,在宣傳推介上擴影響。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依托“凈土青海、天然農牧”“神奇柴達木”特色農畜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借船出海”,以建設特色農產品展示中心,實現“六個統一”、創建“四個平臺”,打響做強“都蘭優品”品牌,先后培育出“大漠紅”“雪山紅”“沃山農”“烏藍寶”等15個企業枸杞產品品牌,縣域8家企業成功獲得枸杞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現代媒體作用,持續加大對外宣傳力度,2023年以來,“學習強國”“央視網”“中新網”等中央及省州媒體推送都蘭本地枸杞相關文章100余篇,有力提升了都蘭枸杞影響力。與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深度合作,先后3次發布新華•柴達木枸杞價格指數,將“都蘭優品”推向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2023年以來,共組織47批次本地枸杞企業參加對外推介活動,實現枸杞銷售3000余萬元,其中外貿出口額27萬美元。
聚焦“富民興杞”,在產業融合上增活力。以都蘭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承載主體,以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為核心,因地制宜推行“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發展模式,集聚整合周邊枸杞種植散戶8629戶,布局建設“田間交易市場”,拓展延伸枸杞產業發展優勢,帶動群眾致富增收。在廣州、杭州、安徽等多個城市建設枸杞銷售渠道和網點,在廣東、安徽、陜西等地設置7個枸杞轉運庫,并與電商企業合作健全營銷網絡體系,建立都蘭本地枸杞電商基地2個,培育本地網絡主播14人,其中百萬粉絲網紅主播1名(昆奇大穎子),年銷售額達5千萬元,有效促進枸杞線上線下高效流通,本地枸杞直銷率提升至60%,實現枸杞產品年銷售額8500余萬元。啟動“萬人枸杞采摘”活動,動員縣內富余勞動力10379人次就近就地務工采摘,務工人次同比增長164%,務工人員人均增收6000元。通過枸杞產業融合發展,帶動全縣1892戶農戶年均增收380余萬元,全縣脫貧戶75戶年均增收2000元,枸杞全產業鏈年綜合產值達49.52億元,其中:一產業產值12.25億元,二產業產值28.62億元,三產業產值8.6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