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新聞網訊(海西融媒記者 馬春香 通訊員 楊榕)近年來,都蘭縣始終將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總抓手,積極探索“摸底數、建機制、強監管、促增收”“四步工作法”,確保項目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持續發揮效益。
以全國防止返貧監測和銜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信息系統為依據,結合縣級自上而下、村級自下而上雙向摸排方式,對各級扶貧資產進行全面摸底排查,重點關注資金來源、資金投向、資產屬性、資產權屬、管護運營等方面。實現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效益明顯、管理到位的扶貧資產后續管理良好局面。
主動銜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按照“誰實施、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責任制管理,針對扶貧資產臺賬建立、經營、收益分配、日常監管、后續管護等重點工作,形成一套扶貧資產后續管護長效機制,確保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有章可循。
依托“領導小組+政府+鄉鎮(部門)+村+農戶”五級管理模式,全面夯實責任鏈條,形成多方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建立健全扶貧資產管理臺賬,對經營性資產,確定運營主體、經營方式和期限,明確運營各方權利義務,做好風險防控。對到戶類資產,由農戶自行管理,駐村工作隊會同村級組織加強指導和幫扶,全面實現經營類資產有收益、公益類資產不閑置、到戶類資產有監管的好局勢。
打造“黨支部+村集體+農戶+特色產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等聯農帶農模式,帶動脫貧農戶發展產業,引導支持經營主體與脫貧農戶通過訂單收購、托養托管、產品代銷等多種方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確保扶貧資金發揮更大效益。支持經營主體拓寬就業渠道,吸納脫貧勞動力就業,穩定增加脫貧勞動力工資性收入。支持農戶以自有資產入股經營主體,鼓勵他們通過流轉、租賃等方式獲取收益,從而增加農戶的財產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