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新聞網訊(海西融媒記者 趙偉偉)記者,一個平凡而又非凡的職業。我們手握筆桿,肩扛鏡頭,穿梭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記錄著時代的脈動,見證著歷史的變遷。作為一名記者,我時常感到自己像是大海中的一葉扁舟,既要勇敢地乘風破浪,追尋真相的光芒,又要細心地聆聽每一朵浪花背后的故事,將它們真實、生動地呈現出來。這份職業,對我而言,不僅僅是記錄與傳遞,更是一場關于人性與自我成長的深刻探索。
從事記者這個職業也有15個年頭,在采訪的經歷中,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們的故事或悲或喜、或平凡或偉大,但無一不蘊含著人性的光輝與情感的力量。我依然記得那位數十年如一日,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帶領全村人走上了脫貧致富道路的村黨支部書記;我也記得那位從家鄉走出去又返鄉任教,在基層默默奉獻的人民教師;我記得那位身殘志堅,一心要甩掉貧困帽子的脫貧戶;我還記得那位跨越千里,愛撒高原的援青醫生……這些人與事,讓我深刻體會到人性的光輝與美好,也讓我更加堅信,新聞不僅僅是冷冰冰的事實堆砌,更是情感與溫度的傳遞,也讓我明白了堅持的分量和堅守的意義。
當然,記者的工作并非總是一帆風順。面對復雜的新聞事件,如何快速準確地獲取信息、如何深入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如何創作出打動人心的新聞作品,這些都是對我能力的巨大考驗。有時候,為了一段視頻,需要長途跋涉、風餐露宿;有時候,為了一篇報道,需要廢寢忘食、披星戴月。
人們常說,記者意味著與奔波和汗水相伴,但我始終覺得記者這個行業是精彩的,因為我在采訪別人的時候,也在檢驗和豐富自己,很多時候,我采訪的對象,其實就是我奮進的動力。我依然記得,在格爾木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我與三名同事組成宣傳報道組前往格爾木開展宣傳報道的場景。我的鏡頭里都是一群舍小家、顧大家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我甚至都看不清他們的樣子,但他們堅定的身影已然定格成那個季節最美的風景。我也依然記得瑪多縣發生7.4級地震后我隨浙江援青指揮部運送救災物資前往震區采訪的場景,我的鏡頭里是孩子們在帳篷里朗朗的讀書聲。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震區的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孩子們紅撲撲的笑臉是那個冬天里最溫暖的陽光。
溫暖的故事講不完,回望過去,我們經歷了太多難忘的瞬間:從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到鄉村振興的廣闊田野;從科技創新的熱土,到文化自信的舞臺……每一處都留下了我們忙碌而堅定的身影。我們用腳步丈量大地,用心感受生活,用筆觸和鏡頭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讓正能量在全社會傳遞,讓真善美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也正是這些故事,讓我學會了堅韌與不屈,也讓我在不斷地探索與實踐中逐漸成長。
展望未來,我深知記者之路依舊漫長且充滿未知。但我相信,只要保持對新聞事業的熱愛與執著,始終保持一顆敏感而善良的心,就能夠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我期待自己能夠繼續深入社會各個角落,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我期待自己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為受眾呈現更加精彩、深刻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