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新聞網訊(海西融媒記者 浩爾娃)在基層治理實踐中,烏蘭縣柯柯鎮積極探索,創新構建“速部署、廣覆蓋、深整改”三維工作體系,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在基層落地生根,為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精準滴灌:讓學習教育“活”起來
柯柯鎮探索出“步步緊跟、全員覆蓋、層級壓實”的學習機制。鎮黨委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2項專項學習計劃,明確“鎮黨委統籌、黨支部主責、黨員全員參與”的三級責任鏈。全鎮22個黨支部在3日內全部啟動,結合村情實際定制“一村一方案”,打破“大水漫灌”模式,實現學習內容與基層需求精準匹配。
針對480余名行動不便的老黨員和流動黨員,鎮里組建“送學先鋒隊”,攜帶學習資料、筆記本電腦入戶宣講;同步開設“云端課堂”,通過微信群推送語音課件、電子資料,讓黨員“農忙時聽語音、空閑時讀圖文”。“現在干部上門‘送學’,手機里還有‘云端課堂’,學習更方便了!”老黨員郭進元感慨道。
靶向發力:讓整改成效“實”起來
柯柯鎮把群眾關切的28個問題列入“整改清單”,鎮黨委書記帶領鎮村干部深入炕頭、田間地頭,建立“問題收集——責任到人——限時辦結”的閉環責任鏈條。“以前辦證明要跑3個部門,現在村黨群服務中心一站式搞定!”東村村民海永武的點贊,折射出作風轉變的實效。
如今,鎮村干部主動下沉一線,從“踩點打卡”變為“上門服務”,從“紙面整改”轉為“實地解決”。無論是協調鄰里糾紛,還是推動產業項目,黨員干部始終沖鋒在前,成為群眾身邊的“貼心人”,為鄉村振興筑牢作風根基。
助殘暖心:讓民生溫度“暖”起來
烏蘭縣殘聯將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助殘實效,聚焦提升殘疾人居家托養服務質效,推動服務從“單一化”向“精準化”升級。過去,居家托養服務僅覆蓋希里溝鎮,如今,柯柯鎮、銅普鎮等地區殘疾人也能享受上門照料,實現服務“零距離”覆蓋。
為擰緊服務“質量閥”,縣殘聯組建專項監督小組,全程跟蹤服務流程,對照標準逐項打分。創新推出“一站式”服務模式,不僅提供衛生打掃、生活照料,還兼任“政策翻譯官”“健康守護者”,根據殘疾人需求免費適配輪椅、拐杖等輔具,從“一刀切”到“私人定制”,讓服務更有“溫度”。
“現在每周都有人上門幫我做康復,還送了新輪椅,日子越來越有盼頭!”殘疾人馬福崗的話語里滿是感激。截至目前,縣殘聯已為70名分散居住殘疾人提供280余次上門服務,群眾滿意度達90%以上,真正實現“照料一個人、解放一家人、溫暖一群人”。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烏蘭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以創新舉措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讓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解民憂、暖民心的實際行動,為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筑牢作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