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新聞網訊(海西融媒記者 孫丹丹 通訊員 黃發奇)今年以來,我州小微企業在“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中迎來成長新機遇。海西金融監管分局創新推出領、協、增“三字訣”工作法,推動轄內銀行機構搭建起政策傳導有力度、部門聯動有深度、信貸投放有速度的小微金融服務體系,截至5月末,全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47.46億元,較年初增長4.53%,貸款戶數突破1.17萬戶,為地方經濟注入強勁活力。
海西金融監管分局按照小微金融“保量、提質、穩價、優結構”要求,建立“信貸計劃——執行通報——政策培訓”全鏈條傳導機制,指導法人銀行制定差異化信貸目標,定期晾曬民營小微企業服務“成績單”,完成2025年稅收優惠政策機構審核上報工作。一場場政策解讀培訓會上,銀行機構將再貸款、信用貸款等政策工具轉化為服務方案,讓“金融活水”以更低成本流向實體經濟。
“過去貸款要跑好幾個部門,現在銀稅互動讓納稅信用直接變現!”在一場“銀稅互動”融資對接會上,某小微企業負責人現場簽約的場景,成為部門協同破題的生動縮影。海西金融監管分局聯合州發改委等部門搭建“政銀企”三方對話平臺,不僅促成銀企現場簽約,還成立小微企業外貿工作組,將“出口貸”“跨境快貸”等產品與鹽湖化工、新能源等特色產業對接。這種“政策+產業+金融”的協同模式,讓外貿小微企業既能通過線上平臺享受“秒審批”融資服務,又能借助跨境金融產品開拓海外市場,實現信貸服務與產業發展的同頻共振。
該局運用大數據解析小微企業經營軌跡,豐富推廣線上信用貸款產品,使信用貸款占比持續提升;同時,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讓信貸經理帶著政策手冊走進園區廠房,通過“線上+線下”的服務形式推動普惠小微貸款實現“量增、面擴、價降”。截至5月末,有貸款余額戶數較年初新增229戶,線上貸款審批時效大幅提升,真正讓小微企業感受到“金融溫度”與“數字速度”的雙重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