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小炯 攝
海西新聞網訊(海西融媒記者 馬琴 通訊員 茫宣)近期,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副會長王小炯在茫崖市進行鳥類調查時監測記錄到一只羽色艷麗的陌生鳥類,通過查閱《中國鳥類觀察手冊》《中國鳥類圖鑒》《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四版)》《青海脊椎動物種類與分布》等資料,確認該鳥種為黃喉蜂虎,經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確認系青海省鳥類分布新記錄。
黃喉蜂虎為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屬鳥類,體長約25~29厘米,羽色斑斕奪目,臉頰、頦部與喉部呈現明亮的黃色,頭部和背部呈現栗色,下身為淡藍色。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頸部一圈黑色的半領環,恰似為其量身定制的優雅飾品,為整體增添了幾分精致與神秘。
黃喉蜂虎分布區域較窄,主要集中在新疆西北部,新疆西南部罕見。作為典型的夏候鳥,每年自非洲熱帶地區出發,途經地中海、中亞,5月—6月抵達新疆伊犁、昌吉等地,開啟繁殖之旅。
據最新記錄顯示,2025年6月23日,黃喉蜂虎現身新疆昌吉,而昌吉與茫崖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較近,均處于我國西北干旱區,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從鳥類遷徙的角度分析,6月正值黃喉蜂虎的繁殖遷徙期,它們有可能為了尋找適宜的繁殖地或覓食地而進行短距離的遷移,因此推測出現在昌吉和茫崖的黃喉蜂虎為同一群落。
黃喉蜂虎作為對生態環境變化極為敏感的“指示物種”,它的出現清晰印證了近年來茫崖防風林帶建設、周邊濕地及荒漠生態系統修復取得的實效,為各類野生動物營造出了更適宜繁衍棲息的自然環境。這不僅是茫崖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的直接佐證,也凸顯了青藏高原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的獨特價值與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