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新聞網訊(海西融媒記者 田格斯 通訊員 哈紅霞)走進茫崖市幼兒園的陶悅坊,孩子們正跟著老師玩陶泥,小手沾滿陶土卻笑得燦爛;市實驗小學的操場上,陽光大課間的音樂響起,跑跳的身影攢動成活力的海洋;大浪灘社區的暑期托管班里,孩子們舉著剛畫好的團扇,七嘴八舌地分享著創意……在茫崖,孩子們的成長軌跡里,藏著這座城市對下一代的用心與呵護。
校園里的“成長樂園”:
硬件軟件齊升級
“以前總擔心幼兒園設施跟不上,現在看來真是多慮了。”看著孩子在幼兒園的陽光活動室里追逐嬉戲,家長感慨道。近年來,茫崖持續給教育“加碼”,2025年4月,總面積達292畝的茫崖教育專區正式啟用,實現了“幼小初高”教育資源的集中覆蓋,為區域教育發展搭建起堅實平臺。在硬件提升方面,室內運動場、勞動實踐基地、風雨操場等的投入使用,進一步完善了教學與活動空間;配備的3D打印雕刻室、特色工坊等,為學生提供了探索創新的實踐陣地;國防教育基地則成為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的重要載體。
軟件建設上,師資能力與特色教學同步發力。幼兒園定期開展教師技能“擂臺賽”,通過講故事、彈唱、泥塑制作等比拼,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中小學課后生活豐富多彩,六一匯演的絢麗舞臺、陽光大課間的奔跑身影、圖書角的靜謐閱讀時光,以及學生在特色功能室里的專注實踐,共同勾勒出成長的生動軌跡。此外,市第一中學心理老師開設的“陽光課堂”,以專業關懷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讓校園充滿溫情與暖意。
健康守護不缺席:
從體檢到餐桌的細致關懷
“張開嘴巴,讓阿姨看看牙齒。”花土溝鎮衛生院的醫生們來到幼兒園,給園內3到6歲的孩子做全面體檢,身高體重、視力口腔、血常規樣樣不落。“孩子的體檢報告比自己的體檢單還上心。”一位家長邊看體檢表邊說,這些數據成了他們關注孩子健康的“指南針”。
不光要身體健康,吃得科學也很重要。市人民醫院的營養師走進校園時,總能被孩子們圍個水泄不通。“為什么不能多吃零食?”“蔬菜和肉哪個更重要?”面對一連串的問題,營養師不僅用小故事講透了大道理,還教大家怎么搭配三餐。“現在孩子會監督我讓少買薯片,說這是‘垃圾食品’。”一位媽媽笑著說,營養課讓全家都成了“健康達人”。
安全防線“全覆蓋”:
科技+人力織密保護網
“同學,注意車輛!”每天上學放學時段,學校門口的“護學崗”總會準時出現,民警、老師、保安各司其職,成了孩子們眼中的“守護神”。校園周邊的減速帶、警示標志,還有校內全覆蓋的監控和一鍵報警系統,讓家長們多了份踏實。
更讓人安心的是科技的助力。市實驗小學的衛生間里,新裝的AI預警系統成了“隱形衛士”,一旦識別到求救或不文明用語,老師的手機就會立刻收到警報。“有了這個‘小幫手’,再也不怕孩子遇到麻煩說不清了。”校長的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此外,食堂里的食品安全檢查、法治副校長帶來的防騙禁毒課、團委組織的防溺水講解,從舌尖到身邊,安全守護無處不在。
課余生活“不打烊”:
從托管班到親子活動的快樂時光
“以前暑假孩子總抱著手機,現在在托管班忙得沒時間想家。”社區居民楊女士的話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在大浪灘社區的暑期公益托管班里,30天的時間,孩子們學科普、看紅色電影、畫畫、下棋,連法律知識都成了“趣味課程”。婦聯工作人員還帶著家長和孩子一起涂鴉團扇、看免費電影,親子間的笑聲溢出了活動室。
不止暑假,全年的“快樂菜單”都排得滿滿當當:文旅局的面塑課上,家長和孩子一起捏出憨態可掬的小動物;書法繪畫班上,孩子們沉浸在筆墨丹青的世界里;婦聯的“你劃我猜”親子游戲中,媽媽的手勢總能被孩子秒懂……這些時光,不僅填滿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更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從課堂上的啟迪到生活中的守護,從物質上的保障到精神上的滋養,茫崖用點點滴滴的行動,為孩子們搭建起成長的階梯。在這里,每個孩子的笑臉都燦爛,每個夢想都被呵護——這,就是茫崖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