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新聞網訊(海西融媒記者 浩爾娃 張萍)晨光爬過阿拉爾草原,潔白的蒙古包周邊已騰起煙塵,在那達慕大會的射箭與摔跤賽場,牧民們的吆喝聲早把氣氛烘托得滾燙。
“那達慕”在蒙古語中意為“娛樂、游戲”,起源于古代蒙古族游牧生活,最初是牧民慶祝豐收、祭祀天地時的傳統活動,如今已發展為集競技體育、民俗展演、商貿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節日。每年七八月牲畜膘肥體健時,牧民便歡聚一堂,共赴這場延續千年的文化之約。
大會現場,“男兒三藝”競技成焦點。摔跤場中,兩名披掛“卓達格”皮甲的選手弓步對峙。23歲的摔跤手群特加雙臂繃得緊實,腰間彩綢隨身形起落翻飛,這位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博克項目金獎得主,正凝神應對對手。當對方猛地俯身勾腿時,他順勢側身卸力,反手扣住對方肩頸,兩人在草地上纏斗翻滾時,牧民齊聲助威。裁判哨聲響起,群特加松開手將對手扶起,笑著拍去彼此鎧甲上的草屑,這是草原上超越勝負的禮數。
百米外的射箭場則是另一番景象。烏蘭縣代表團的美德力加端著傳統弓,左手托住弓身,右手食指輕勾弓弦,目光如炬鎖定靶心。“‘箭要直,心要靜’,是老輩人說的。盯著靶心時,就像騎在馬上盯著遠方的山,不能慌。”他話音剛落,指尖松開,羽箭精準射向目標。
日頭升至正午,賽場暖意融融。摔跤手的彩綢在風里飄蕩,射箭手的箭囊里還剩下三支羽箭。遠處雪山作襯,歡呼聲與箭羽破空聲交織,成了阿拉爾草原最生動的秋日圖景。
除了競技,那達慕也是民俗文化的盛宴。草原上搭建起一座座潔白的蒙古包,牧民們身著絢麗的傳統服飾,手捧哈達迎接遠方來客。悠揚的馬頭琴響起,婉轉的長調在空中飄蕩,勾勒出濃郁的草原風情。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文化的生動展現,承載著草原兒女的勇敢、豪邁與熱情。它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正吸引著八方來客領略草原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