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以營養改善計劃擴面提質為抓手,用“小午餐”破解“大民生”難題,讓教育惠民舉措實實在在惠及每個家庭。2025年秋季學期,這個縣3所學校新增納入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3782名學生告別“帶飯上學”或“往返家校吃午餐”的奔波,在學校就能吃上營養可口、熱乎的午餐,這一變化不僅讓學生安心,更讓家長省心。
臨近中午,都蘭縣民族中學的食堂里香氣四溢,工作人員將剛做好的土豆燉牛肉、素炒包菜裝到餐盤中。以往這個時間,不少家長要忙著做飯、趕去接孩子,而現在,學生們在學校就能享用午餐,家長們的生活節奏也輕松了不少。“我們家長現在不用每天早起準備午餐,確實省了不少精力。學校每晚都會發第二天的營養菜單,能看到葷素主食的搭配,比家里有時應付的單一菜更均衡,這點很放心。”學生家長趙彩秀說。
今年秋季,都蘭縣第一小學與縣內的第一中學、民族中學同步啟動營養午餐供應,徹底改變了部分學生午餐“來回跑”狀況。為保障供餐服務有序開展,針對新增學校食堂從業人員不足問題,縣教育局先后3次對接州縣兩級主管部門,成功新增45名營養改善計劃學校臨聘人員,充實食堂服務力量,進一步提升供餐質量。都蘭縣第一小學四年級二班學生趙玥茹說:“現在每天都有不一樣的菜。昨天的番茄炒蛋我太愛了,湯都喝光了,不僅香,還能加飯,跟同學比誰光盤快,吃飯都變得有意思了。”
為全面落實省上《提升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管理水平實施方案》,都蘭縣教育局第一時間制定印發了縣級專項實施方案,圍繞新增學校午餐保障精準發力。一方面嚴格執行食材“統一招標、統一采購、統一分配、統一運送”要求,從源頭保障午餐食材的安全穩定;另一方面投入65.37萬元為新增學校搭建簡易廚房、設置臨時就餐區,全力滿足熱餐供應需求。同時聯合縣財政局、市監局開展營養改善專項資金檢查,目前已為新增學校下達192萬元補助資金,確保資金?顚S、全部投入午餐食材采購和供餐服務,通過政策引領、資金監管、設施完善全鏈條推進,切實筑牢午餐保障根基。都蘭縣教育局副局長張吉英說“學生的飲食健康直接關系到他們的成長發育,也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要求各學校每周更新營養餐食譜,通過科學搭配,確保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均衡。同時,我們組織各學校建立學生反饋收集機制,優化餐食口味和種類,讓營養餐既能營養達標,也能美味可口。今后我們將持續優化營養餐供應工作,讓學生和家長舒心放心,切實把這項民生工程做實做好,惠及每一位學生”。(宋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