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近年來,隨著大美青海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不斷提升,甘青大環線旅游熱居高不下。在這條經典的旅游線路上,翡翠湖無疑是“顏值擔當”,如被打翻的調色盤一般,絢麗了這片高原之上的蒼涼戈壁。
實際上,這些五彩斑斕的大小湖泊是歷史遺留的采坑,因鹵水含多種元素,湖面隨光照呈現多彩變幻,得名翡翠湖。近年來,青海中天硼鋰礦業有限公司依托鹽湖“固體硼礦+液體鹵水”復合資源優勢(鹵水伴生鈉、鉀、鋰、鎂、溴等多種元素),聯合科研院校攻關鹽湖綜合開發技術,成功實現鹵水中提硼、提鋰的綠色生產。該技術從源頭上減少了礦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推動傳統礦業向高附加值、低污染的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轉型。
與此同時,該企業順勢而為,在翡翠湖+藍天+雪山的旅游資源基礎之上,持續推進生態修復,通過引入淡水、回填覆土、分隔鹽堿水等舉措,改善礦坑環境,培植蘆葦4平方公里,引來水鳥棲息,“礦山變綠洲”已然成為現實圖景。
翡翠湖。周毅攝
翡翠湖。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游人穿行在翡翠湖間。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不同顏色的翡翠湖。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蘆葦搖曳。周毅攝
通過生態修復,鹽堿地里長出了蘆葦。周毅攝
翡翠湖景區,遠山近水,蘆葦搖曳,戈壁不再荒涼。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入秋以來,蘆葦漸黃。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濕地周邊,水鳥棲息。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