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新聞網訊(海西融媒記者 馬琴 通訊員 李莎莎 楊曉波)今年以來,格爾木市通過構建網格化監管體系、完善長效機制、強化技術支撐等多重舉措,持續提升枸杞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切實守護枸杞產業發展生命線,推動全市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格爾木市河西農場集中晾曬點,工作人員正快速開展枸杞二氧化硫含量檢測,試紙當即顯示該批次枸杞二氧化硫含量合格。記者了解到,市農牧部門專門成立枸杞質量監管領導小組,對四大枸杞產區實施分片包干網格化管理,將監管力量下沉至種植、采摘、晾曬等全流程關鍵環節。目前已設置4個巡查組,配備28名專職人員開展動態監管,并依托鄉鎮、農墾集團建成20余處速檢速測點,124名聯絡員與網格員常態化開展巡查檢測,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網絡。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枸杞二氧化硫速測2394批次、送檢115批次,合格2505批次,對4批次不合格產品全部立案處置。
格爾木市還以制度建設與技術升級為監管工作注入硬核動力,市農牧局聯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出臺有關機制,細化部門職責,構建全鏈條閉環監管體系。新建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實驗室已認定38項檢測項目,年可完成定性檢測1000批次、定量檢測200批次以上,為質量把控提供精準技術支撐。
針對農資源頭管控,市農牧局聯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綜合執法部門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檢查3次、聯合執法檢查7次,出動執法人員60人次、車輛35臺次,檢查經營主體39家次,現場整改問題17條,同時督促30余家農藥門店張貼《禁限用農藥名錄》,從源頭阻斷質量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