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融媒通訊員 李得璞 攝
海西新聞網訊(海西融媒記者 吳婷婷 通訊員 李得璞)時值金秋,柴達木戈壁已被秋意浸透。9月17日9時30分,在青藏鐵路敦煌線五個圈至綠梁山站間的鐵路沿線,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德令哈工務段飲馬峽橋隧車間大柴旦橋隧養修工區的15名職工正在緊張地進行著刺絲防護柵欄安裝作業,一道銀色的安全屏障在戈壁延伸。
為進一步提升敦煌鐵路的安全防護水平,工區承接五個圈至綠梁山站間30.38公里刺絲防護柵欄的安裝任務。連日來,施工負責人丁偉組織15名職工按照“分組分段、同步作業”的方式,在不影響行車秩序的情況下,有序、高效地推進施工作業。“風沙越大,越要注意施工質量,大家一定要保證每個立柱的垂直度和水平度。”施工現場,丁偉頂著秋風不斷提示著。同時,他還要對照施工圖紙,仔細檢查防護柵欄基礎的挖掘深度與寬度,不放過任何一處可能存在的偏差。
施工現場,工友們有的負責安裝柵欄,有的則負責搬運各類施工物料。秋風卷起沙礫,能見度時而降低,他們依然一絲不茍地完成每個工序。重達30斤的一根根柵欄立柱在他們的協作下,準確地安裝在預定位置,一條條鐵絲漸漸成網。
因地處偏遠的戈壁,鐵絲防護柵欄施工看似簡單,實則難點眾多。材料運輸極為不便,混凝土澆筑也必須嚴格控制配比,以確保基礎的堅固。“這段鐵路地處戈壁地帶,風沙大,對防護柵欄的穩固性要求更高。我們特別加強了混凝土配比,確保基礎牢固。”丁偉一邊檢查基礎深度一邊介紹道。
17時30分,當天的施工任務順利完成。隨著這段防護柵欄的建成,敦煌鐵路的安全防護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為鐵路運輸安全筑牢堅實基礎。而這些鐵路工人們用汗水和專業構筑的,不僅是一道物理屏障,更是一道守護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線。